2025年7月5日
使徒行傳18章9-17節
夜間,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:「不要怕,只管講,不要閉口,有我與你同在,必沒有人下手害你,因為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。」保羅在那裡住了一年零六個月,將神的道教訓他們。到迦流作亞該亞方伯的時候,猶太人同心起來攻擊保羅,拉他到公堂,說:「這個人勸人不按著律法敬拜神。」保羅剛要開口,迦流就對猶太人說:「你們這些猶太人!如果是為冤枉或奸惡的事,我理當耐性聽你們。但所爭論的,若是關乎言語、名目,和你們的律法,你們自己去辦吧!這樣的事我不願意審問。」就把他們攆出公堂。眾人便揪住管會堂的所提尼,在堂前打他。這些事迦流都不管。
默想:
你曾經為甚麼事害怕?後來如何勝過?困境中是否學會聽上帝的聲音呢?
保羅早已預料猶太人的反擊,因為保羅奪取了他們的領袖,和許多的歸附者。保羅曾經表示,初到哥林多的時候「又懼怕,又甚戰兢」,需要屬靈的鼓勵。保羅的異象從主耶穌來的,安慰保羅「不要怕,只管講,不要閉口」,並應許「我與你同在。」於是保羅放膽宣告神的話,原文的時式表示,保羅要「繼續不斷講下去」,正如他之前作的一樣。保羅有了這些話壯膽,就勇往直前,既然是主的應許,深知必成就,保羅在逼害中蒙保守,傳道工作大大興旺。
迦流是羅馬亞該亞省的方伯。保羅第二次佈道旅程初到哥林多,被猶太人控告,迦流不願審問,因為關於宗教方面的指控,按羅馬律法不能定保羅為有罪。保羅原本預備答辯的,卻被方伯打斷了,說根本就不成案,迦流需在一般刑事法外作判決。在這種情形下,他有相當裁判的自由,依當地風俗習慣或他自己的機智按正義宣判。迦流表明,保羅被控的行為,根本就不屬違反國法的刑事案。若果刑事案,官員就要審慎偵查,嚴重處理。這不過是猶太人內部的爭論,有關他們自己律法上的要求,只是關乎言語、宗教,名目之爭,最低限度迦流覺得是這樣,猶太人必須在他們權力範圍內自行處理,方伯無意捲入漩渦,這事與他無關。所以,不管猶太人存心如何,迦流視他們提訴的律法,是他們猶太人自己的律法,他作為羅馬司法官,根本沒有責任管這些事。
迦流把猶太人趕出公堂,表示不要再聽他們的控訴。當時在場的哥林多群眾,眼見猶太人在羅馬官長面前受挫,就趁機發洩他們反猶太人的仇恨,把管會堂的所提尼打了一頓。所提尼是猶太人,為哥林多猶太教的管會堂者,職務是經理集會之事,例如選人讀律法及先知書,或宣道,或令人遵守秩序等。保羅在他的會堂宣講真理時,激起猶太人之反對,在迦流方伯面前控告保羅,所提尼因此亦受連累,被猶太人揪住撲打,但迦流都不管這些事。
保羅遇見事奉的危機,神的安慰臨到,對他說:「不要怕,因我與你同在。」多少時候,環境使我們害怕,叫我們失去信心;工作的壓力,生活的重擔,疾病的捆鎖,甚至身體的軟弱,都把我們壓得透不過氣來,使我們不敢為主的緣故,勇往直前。很多時候,我們來到主面前,相信祂的憐憫與恩慈,但不可否認,內心深處仍有一絲懼怕,就是不知道神要在我們身上做些甚麼。
在現實生活中,每個人都有害怕的時候,尤其是面對不同壓力和責任,有些人會選擇逃避。要突破就需要有勇氣,真正的勇者並不是沒有恐懼,而是能克服恐懼的人。當保羅來到哥林多,當時環境充滿色情與敗壞,甚至影響教會,保羅也警覺到,因為傳道的緣故,他的生命將受危險。或許他曾經有些灰心,但是主在異象中對他說:「不要怕,只管講…有我與你同在。」強而有力的應許,讓保羅順服,繼續教導上帝的道,「我與你同在」使我們成為勇者。
同心禱告
主,因你與我們同在,無論環境、人情如何改變,我們仍然滿有盼望,你要用大能的膀臂托住我們,我們無須害怕。奉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
2025年7月3日
使徒行傳18章5-8節
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來的時候,保羅為道迫切,向猶太人證明耶穌是基督。他們既抗拒、毀謗,保羅就抖著衣裳,說:「你們的罪(原文是血)歸到你們自己頭上,與我無干(原文是我卻乾淨)。從今以後,我要往外邦人那裡去。」於是離開那裡,到了一個人的家中;這人名叫提多猶士都,是敬拜神的,他的家靠近會堂。管會堂的基利司布和全家都信了主,還有許多哥林多人聽了,就相信受洗。
思想:
保羅為道迫切的榜樣提醒我們一些甚麼重要的功課呢?他熱切的事奉帶來甚麼果效呢?
保羅的同工西拉和提摩太從馬其頓來了,他們可能把馬其頓人的金錢資助帶來,信徒供應足夠了,保羅在哥林多不用分心織帳棚自養,可以全時間作宣教工夫,不單在安息日了。保羅就專心傳道,為道迫切--「迫切」這個動詞原文是未完成式,表示繼續不斷的行動。
傳道工夫加強,就有果子,但也遭到猶太人反對(也許出於嫉忌),他們的話,在信徒眼光看來是屬於褻瀆性的,於是保羅就離開會堂,但也儘量表明他們拒絕福音的嚴重後果。保羅抖落衣裳的塵埃,表示相交的關係已決絕,這是他先前也作過的舉動。這舉動本來是猶太人向外邦人作的,現在的含意就是說在宣教士的眼中,拒絕福音的人,就與外邦人無異,在神真子民中無份。若猶太人發現自己真的被棄絕了,是他們自取其咎,保羅已經忠心傳講了福音真理,他們的反應,責任不在他身上。從此以後,保羅可以理直氣壯放下他們,轉向外邦人(包括歸化者),傳講福音,。
第七、八節給我們很好的資料,就是保羅開始家庭聚會,不再是會堂。聚會的地方就是提多猶士都的家,保羅也住在這個家。這地方就在會堂的隔壁,似乎對那些習慣到會堂去的人來說,可以很方便尋找保羅。可能因為這種方便,會堂的主管基利司布和他的全家人,後來都信了耶穌基督,並且受洗。可能猶太人的會堂主管和他的家人,都受洗歸信基督,對保羅來說有特別的意義,因此,他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,提起接受他洗禮的人,特別說到基利司布和他的家人,其他的人倒是都忘記了。
保羅一路事奉,真是起伏不定。第十六章裡,他在監獄裡大大得勝,一出監就被人請出城。第十七章他到帖撒羅尼迦,被人指責是攪亂天下的,被趕到到庇哩亞,那裡的人倒很歡迎他,天天查考聖經,保羅的心就很快慰。但不久他又被帖撒羅尼迦人逼迫,同工團隊被拆散,保羅隻身一人到雅典,看見那裡的人拜偶像,心裡著急。他進入雅典的市場與各學派學者辯論,有人譏笑他,有人接受主。第十八章,保羅來到哥林多城,又遭到猶太人極大的抗拒,甚至保羅都要抖著衣服對他們說,你們的罪歸到你們身上,與我無干。保羅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,他的害怕乃是因為工作沒甚麼果效,接二連三被人拒絕,那時的沮喪和低沈可想而知。但感謝神,雖是起伏波浪的最低點,但也是下一波漲潮的起點,因為主清楚知道要帶領祂的僕人往哪裡去。
作神的器皿,要學習仰望等候的功課。多少時候,我們急著希望神要在這裡工作、在那裡工作;神要在這個人身上工作、在那個人身上工作;希望神要這樣做、那樣做。其實,神比我們更清楚怎樣做,祂是永不誤事的真神。祂知道我們的需要,一定會在我們最需要的時刻為我們開路,讓我們單單來相信、依靠祂。
同心禱告
主,感謝你,雖然我們有時遇到挫折,但你仍讓我們看見你正在工作和引導,使我們安然交託仰望,求你讓我們的重新得力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禱告,阿們!
2025年7月1日
使徒行傳18章1-4節
這事以後,保羅離了雅典,來到哥林多。遇見一個猶太人,名叫亞居拉,他生在本都;因為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,新近帶著妻百基拉,從意大利來。保羅就投奔了他們。他們本是製造帳棚為業。保羅因與他們同業,就和他們同住做工。每逢安息日,保羅在會堂裡辯論,勸化猶太人和希臘人。
思想:
一個獻身傳道的人,他最為需要的是甚麼呢?豈不就是好的同工伙伴嗎?你是誰的好的同工、好伙伴呢?
保羅從學術之城的雅典,來到這個商業大都會哥林多,所見氣氛大大不同,這裡廟宇林立,信仰混雜。保羅到了哥林多,大得鼓勵。首先,他遇到一對信主的夫妻,亞居拉和百基拉。亞居拉原籍本都,卻是羅馬居民,羅馬皇帝革老丟在主後49年曾經下旨,命猶太人離開羅馬,亞居拉夫婦與保羅同往以弗所,後來又回到羅馬,他們的家是信徒時常聚會的地方。
保羅家鄉所在地基利家省,以產毛織帳篷、地氈、窗簾及斗篷等聞名。猶太人的律法教師必須義務服務公眾,因此必須有一門養生的手藝。保羅自幼學習織造羊毛,現在與亞居拉夫婦同住,一同以製造帳棚為業。猶太人的傳統,不僅要給後代留下傳統或遺產,還要給後代傳授一項技藝,以維持生計。保羅製造帳棚為業,他從未認為用雙手勞動是卑賤的,認為靠辛勤得到飲食是理所當然的,要感謝著領受。儘管保羅有權接受他自己建立的教會為他提供生活資金,但為不使信徒感到接受福音是「受累」,就寧願自己勞苦忙碌。傳道者不被生計左右,熱衷於使命,必能帶來極大的影響。保羅除了信徒自發、真誠的幫助,從不接受別人的資助。保羅與亞居拉百基拉同住,與他們一起工作,供應自己的需要,又可享受信徒相交之樂。同時,開始了傳道的工夫,亞居拉百基拉也自然同工了。如往常一樣,保羅利用會堂的集會,為基督的道理分辯。這次在猶太人和參加會堂的外邦人中,佈道的工作相當成功。
神為保羅預備了同工,亞居拉和百基拉為平信徒,又是製造帳棚為業。神的國度不但需要全職事奉的人,更需要帶職事奉的人,所以千萬不要輕看自己的地位,神的計劃要透過你,將祂的愛傳給周圍的人。百基拉和亞居拉是平信徒事奉最好的榜樣。這對夫婦排名也很有意思,永遠是百基拉先、亞居拉後。這對姊妹而言,是很好的榜樣,應當起來事奉,不要小看自己。事實上在現今世代,神要興起姊妹來事奉,所以不要膽怯,要勇敢事奉神。
好的福音同工,能幫助傳道者建立堅定的獻身傳道使命感。如果要認真分析保羅為甚麼會這樣盡心、盡力投入福音事工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他遇到許多很好的福音工作伙伴。他最先遇到一位好的伙伴—巴拿巴,後來,與西拉有很好的合作,又遇到提摩太、路加,現在他在哥林多城,遇到了亞居拉和百基拉夫妻。正如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書信中提到,這對夫妻確實在他的傳道工作中有美好的配搭。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,就是因為遇到這些非常好的傳福音同工,令到保羅遇到迫害、阻擋、毀謗時,依舊能堅持信念,在福音事工上勇往直前。換句話說,這些福音事工的搭檔,是保羅在獻身傳道的使命上,堅定的背後主力。
同心禱告
主啊,感謝你不斷帶領我們前進,也為我們預備了許多好同工。讓我們珍惜每個與人同工的機會,也讓我成為別人的好同工,讓主的榮耀透過美好的配搭顯明出來。奉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