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6日
使徒行傳13章44-52節
到下安息日,合城的人幾乎都來聚集,要聽神的道。但猶太人看見人這樣多,就滿心嫉妒,硬駁保羅所說的話,並且毀謗。保羅和巴拿巴放膽說:「神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;只因你們棄絕這道,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,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。因為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: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,叫你施行救恩,直到地極。」外邦人聽見這話,就歡喜了,讚美神的道;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。於是主的道傳遍了那一帶地方。但猶太人挑唆虔敬、尊貴的婦女和城內有名望的人,逼迫保羅、巴拿巴,將他們趕出境外。二人對著眾人跺下腳上的塵土,就往以哥念去了。門徒滿心喜樂,又被聖靈充滿。
思想:
各人聽了福音,會有不同的回應。是否有些人「預定得永生」,有些就預定不能得救」呢?那為甚麼要向他們傳福音呢?
這裡所謂的「全城的人」大部分應該都是屬於非猶太人。因此,才會產生猶太人「心裡充滿嫉妒」的情緒來。這些猶太人不但嫉妒,且「辯駁」保羅所說的話,又「毀謗」他。外邦人得救在上帝的計劃中並非意外,只是身為外邦人的信仰追求者,在得知他們也有份於救贖之恩的那一天,是何等令人歡喜的意外。他們之所以有如此福分,乃是因為他們聽了信息,並且以所聽的道為樂。
傳福音需要大勇,保羅傳福音總是先向猶太人,既然散居各地的猶太人拒絕基督,他決定集中全力專向外邦人傳講。外邦人聽見這信息,立刻全心全意地回應。他們為這大好的消息而快樂,讚美神的道,當人接受、相信神的話,便將榮耀歸給神。因著他們信主,福音信息得以傳遍那一帶地方。不過,這情勢卻是更挑起猶太人對宣教士的敵意。那裡有尊貴的上流社會婦女,也在會堂敬拜;這情形在當時不少城市中,十分普遍。猶太人顯然利用她們對丈夫的影響,對宣教士採取某些排斥的手段,於是他們被迫離城而去。而初信的門徒經歷喜樂,又被聖靈充滿。
人得救恩、享永生,不是靠自己的功勞,乃是神的恩典。「預定」不是說有些人預定得救,有的預定滅亡。神願意人人都得救,但悔罪歸信是人自己的抉擇。凡願意憑信心接受福音,遵行神旨的,都可蒙救贖。那些相信的人,是預定得永生的。這話表示,並非全城的外邦人都信了福音,可解作神預定了其中一些人相信祂。或者是指外邦人信主,是由於神在救贖計畫中,將他們包括在內。很多人用這節「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」解釋預定論,但當我們仔細看上下文,會發現這裡所謂「凡預定得永生的人」,不是個人,而是特別指一個族群而言。保羅想強調的是,一份同屬猶太人與外邦人的救恩:猶太人用自由意志,選擇抵擋神,所以救恩臨到外邦人。不是因為猶太人抵擋,神的恩典不得已才臨到外邦人,而是外邦人原來就是神預定要得救的族群。神並沒有預定猶太人不得救,而是猶太人選擇剛硬他們的心,不肯悔改,以致於無法享受神為他們預備的一切恩典。
同心禱告
主,創世以前,你早知道我們要得救,這是何等寶貴的恩典!求聖靈再次讓我們領會這樣的恩典,存歡喜快樂的心來領受。禱告奉耶穌的名,阿們!
2025年5月3日
使徒行傳13章38-43節
所以,弟兄們,你們當曉得:赦罪的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。你們靠摩西的律法,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,就都得稱義了。所以,你們務要小心,免得先知書上所說的臨到你們。主說:你們這輕慢的人要觀看,要驚奇,要滅亡;因為在你們的時候,我行一件事,雖有人告訴你們,你們總是不信。」他們出會堂的時候,眾人請他們到下安息日再講這話給他們聽。散會以後,猶太人和敬虔進猶太教的人多有跟從保羅、巴拿巴的。二人對他們講道,勸他們務要恆久在神的恩中。
思想:
福音的核心信息是甚麼呢?眾人聽到這些信息後,有甚麼回應呢?
保羅特別提出稱義的問題─上帝要藉著耶穌基督的救贖工作,稱那些相信他的人為義,這就是福音的基本內容。各人聽聞福音之後,有截然不同的反應。信的人在城中聚集起來,要聽主的道,不信的人也會聚集起來,目的卻是要辯駁、毀謗,以及迫害上帝的僕人。保羅這裏的遭遇,將成為他往後傳道生涯中一個經常出現的模式。
保羅喜歡「稱義」這觀念,這是法律上宣判無罪釋放的用詞,基本上意思是一樣的。他用這詞特別要說明,沒有人可以自稱遵守摩西的律法,而可以與神保持和好的關係,只有藉著信耶穌,才可以與神和好。這裡用「稱義」,正是這個意思,不要把這句話的分量減弱了,以為只有在律法沒法提出補救之道,基督才使人稱義。保羅乃是說,靠律法根本就不能稱義。更要緊的,是不可忽略「每一個信靠的人」的重要性:意思就是,這個恩典同樣臨到外邦人和猶太人,這是神賜給普世的救恩。保羅鄭重警告聽眾,蔑視神恩賜的危機--你們這輕慢的人要觀看,要驚奇,要滅亡。這是神的審判。
保羅和巴拿巴出了會堂,眾人請他們到下安息日再來講道。可是當中有些人等不及下安息日才聽,不少猶太人和敬虔進猶太教的人,就跟住保羅他們,於是他們再勸勉這些人,要恒久在神的恩中。這些人早已信靠神的恩,他們是藉舊約得以認識的上帝,如今保羅、巴拿巴勸他們,要繼續以這基本的態度,相信耶穌乃成就神應許的那一位。「敬虔進猶太教的人」,字面上是“敬拜的歸化者” ,到這時為止,另有猶太人及正式公認為歸化者的人信了主。故事的高潮就是外邦人信主,要下一周才出現。保羅的講道忠於神的話語,刺入人的肺腑,使許多人聽後,立即接受了福音,並且饑渴慕義。
我們不能靠律法稱義,卻要因信稱義。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,律法就好像一面鏡子,讓人看見臉上的污點。但光是看見,卻不能讓你從污穢中得潔淨,就像律法的功用一樣。我們不要誤以為,越多律法就會使人更加聖潔,或是越多管制就會使人更加良善。事實上,越多律法只是越多面鏡子,卻無法幫助我們成為清潔的人。
我們的信仰,從不是靠遵守律法來稱義。真正叫我們犯罪的,不是外在的行為,而是內在的心。律法只能規範我們外在的行為,無法改變內心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福音。因為我們無法靠自己的行為稱義,神預備了救恩,讓祂的義可以在我們生命中顯明。按照律法,我們應當接受神的審判,沒有例外;可是藉著基督的救恩,斷開了律法的權勢與轄制,也藉著耶穌寶血的救贖,將衪的恩典賞賜給我們。
同心禱告
主,感謝你有諸般恩典。求主幫助我們脫離律法主義的轄制,憑信心來到你面前,領受你為我們預備的恩典。奉耶穌的名祈求,阿們!
2025年5月1日
使徒行傳13章33-37節
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,叫耶穌復活了。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:你是我的兒子,我今日生你。論到神叫他從死裡復活,不再歸於朽壞,就這樣說:我必將所應許大衛那聖潔、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。又有一篇上說:你必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。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神的旨意,就睡了(或譯: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,就睡了),歸到他祖宗那裡,已見朽壞;惟獨 神所復活的,他並未見朽壞。
思想:
大衛在上帝旨意中,走完信心等候之路程,最終安息在主懷裡,他按上帝的旨意服事了那一世代的人。我們的一生又是如何呢?
保羅引用三處經文,都是應驗在耶穌身上。第一處是詩篇二篇7節,描述列國君王如何反對神的受膏者,就是統治祂子民的。這位統治者說明神曾經下令,對他說:「你是我的兒子,我今日生你。」經文的背景是指神怎樣命定君王作祂兒子,正如父親接納妻子生的孩子為兒子,應許他照顧與庇護。神選定了大衛作王,並且答應從他的後裔中立一位救主,現在祂差耶穌來救贖世人,這是祂應許的實現。
大衛是聖經中極為重要、極其關鍵的人物之一,重要性在於他蒙上帝特選成為君王,為彌賽亞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作預備,這是上帝永恆救贖之重要計劃。最為特別的是大衛一生在等候中服事上帝,在等候中操練生命,也在等候中更深經歷上帝。保羅在聖靈的感動下為大衛的一生作了簡潔有力的總結。36節有小字「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,就睡了。」這是何等美好的見證!神在每個世代都有祂的計劃,以及祂所要得著的人,神也在揀選合用的器皿,來完成自己的計劃。
一個事奉神的人要尋求神的心意,不是按照自己的志向,或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。乃是要按照神的旨意做,去服事神所要你服事的對象。歷代每個被神使用的人,都是能看見神在那個世代要做的工作,也願意擺上自己讓神使用,才能成為祝福的管道。衛斯理、加爾文正是如此,他們看見神在自己那個世代的工作,因而被興起。事實上,每個世代都可以看見神所要做新的工作。有人願意起來配合神的工作,但最後他們卻想回到神過去做的工,無法明白神在現今時代要做的工,求神幫助我們,敏銳祂在每個世代的作為,能被更新而變化;免得因著我們忽略,而失去了參與神在這個世代的工作。
大衛按神的旨意,服事了他那個世代--事奉神的人,也一定是走向人群的人,我們不可能只事奉神,卻不來服事人。今天很多人的教導,只是叫基督徒來親近神,卻忽略了神的心意,是叫我們去服事所處的世代。一個愛神的人,一定愛神所愛的;因著愛神的緣故,我們能夠走向人群,去服事神所賜給我們的世代,求神把這樣的心志賞賜給我們!
我們可以從三方面認識大衛的一生,怎樣被神使用:
(一)「他是合上帝心意的人。」大衛並非完美,但他是讓上帝感到窩心的人,被上帝悅納的。
(二)「他凡事遵行上帝的旨意。」大衛尊主為大,尋求仰望等候上帝的引導,按上帝的旨意服事。
(三)「他服事那一世代的人。」大衛是以神的子民為服侍對象。
大衛多采多姿的一生,從牧童到君王,在上帝的揀選和應許中,他不斷地尋求仰望等候上帝。他經歷過各種困境憂傷,遭遇過各樣患難、危險,人生的起伏,靈命的升降,和他倚靠等候的生命,交織出無人能及的豐富歷練,使他無論扮演何種角色都能合神心意。
親愛的弟兄姊妹,你羨慕大衛的生命嗎?你若肯像大衛那般交出生命的主權,凡事尊主為大,等候祂,主也能在你身上成就大事。
同心禱告
求主給我們更新的靈,明白你在這時代的心意,也讓我們擺上自己,被你使用,祝福身旁的人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