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2日
一起经过 使徒行传124
使徒行传23章1-11节
保罗定睛看著公会的人,说:「弟兄们,我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著良心,直到今日。」大祭司亚拿尼亚就吩咐旁边站著的人打他的嘴。保罗对他说:「你这粉饰的墙,神要打你!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,你竟违背律法,吩咐人打我吗?」站在旁边的人说:「你辱骂神的大祭司吗?」保罗说:「弟兄们,我不晓得他是大祭司;经上记著说:『不可毁谤你百姓的官长。』」保罗看出大众一半是撒都该人,一半是法利赛人,就在公会中大声说:「弟兄们,我是法利赛人,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。我现在受审问,是为盼望死人复活。」说了这话,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就争论起来,会众分为两党。因为撒都该人说,没有复活,也没有天使和鬼魂;法利赛人却说,两样都有。於是大大地喧嚷起来。有几个法利赛党的文士站起来争辩说:「我们看不出这人有甚么恶处,倘若有鬼魂或是天使对他说过话,怎么样呢?」那时大起争吵,千夫长恐怕保罗被他们扯碎了,就吩咐兵丁下去,把他从众人当中抢出来,带进营楼去。当夜,主站在保罗旁边,说:「放心吧!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,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。」
思想:
「主的同在」带给你甚么反思?你抓住这个应许,如何面对信心的考验呢?
保罗宣称自己在生活、行事和良知上没有错误,在上帝面前良心清白。在犹太人听来,当一个人说自己在上帝面前「良心清白」,是非常自傲的,因此大祭司亚拿尼亚吩咐人打保罗。何况保罗现在是以「带著希腊人进入圣殿,污辱了神圣的地方」被抓起来审判,这已经足够判死刑了,怎能说「自己在上帝面前良心清白」呢?
保罗在指责大祭司亚拿尼亚是「粉饰的墙」,是极为虚伪的意思,旁边的侍从随即认定他侮辱了大祭司。为甚么保罗说他不知道亚拿尼亚是大祭司,很可能当时他没有穿大祭司的袍子吧。当保罗站在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中间时,圣灵给他智慧,表明自己是法利赛人,他之所以被逼迫,乃是因为传讲耶稣基督死里复活。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彼此对「复活之事」有极大争论,当保罗这么一讲,果然令到在场的两派人争论起来,把话题从保罗身上,转移到复活这件事上,他因此脱离了逼迫,「主的同在」真是给保罗充足的智慧。结果公会分成两派大起争吵,千夫长恐怕保罗被他们扯碎了,就吩咐兵丁下去,把他从众人当中抢出来,带进营楼去。
当夜,主站在保罗旁边说:「放心吧!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,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。」这异象表示一切要发生的都在神的计画中,神的手会引导事情的发展,直到他站在罗马王面前,但这里没提及在该撒面前受审的后果。值得留意的,是保罗在耶路撒冷公会面前站立,称为「作见证」,而他将在该撒面前受审,也是为了见证耶稣。保罗上庭的任务,不是对某些控罪申辩,而是作见证。
保罗面临被犹太同胞追杀、大祭司一巴掌的轻蔑,加上耶路撒冷的使徒及长老未为他发声的情况下,唯有「主的同在」是他最大安慰,使他有力量继续服事主。在危难如黑暗笼罩之际,主站在保罗旁边与他说话、鼓励他,这是多么大的安慰和应许啊!当保罗遇到极大风浪也不害怕,因为知道主的应许必定成就,更加刚强壮胆传福音。从这个时候开始,保罗就一直在囚禁的光景中,多次受审问和逼迫,唯有主站在保罗旁边。「主的同在」是我们生命中最主要的动力,神的应许也是极大的动力,激励我们,即使在那么危险的处境下,上主仍然与保罗同在,没有离开他。同样,上帝不曾离开我们,无论我们在多么险恶的处境中,他不会让我们孤单,因为既然是出自上主的旨意,他自有奇妙的安排,这是我们可以确信的。
同心祷告
主,感谢你,你的同在是真实的,你的应许是可靠的。感谢祢在顺境、逆境中与我同在,成为我随时的帮助,并指引我前面的方向。奉耶稣得胜的名祈求,阿们!
2025年8月30日
使徒行传22章22-30节
众人听他说到这句话,就高声说:「这样的人,从世上除掉他吧!他是不当活著的。」众人喧嚷,摔掉衣裳,把尘土向空中扬起来。千夫长就吩咐将保罗带进营楼去,叫人用鞭子拷问他,要知道他们向他这样喧嚷是为甚么缘故。刚用皮条捆上,保罗对旁边站著的百夫长说:「人是罗马人,又没有定罪,你们就鞭打他,有这个例吗?」百夫长听见这话,就去见千夫长,告诉他说:「你要做甚么?这人是罗马人。」千夫长就来问保罗说:「你告诉我,你是罗马人吗?」保罗说:「是。」千夫长说:「我用许多银子才入了罗马的民籍。」保罗说:「我生来就是。」於是那些要拷问保罗的人就离开他去了。千夫长既知道他是罗马人,又因为捆绑了他,也害怕了。第二天,千夫长为要知道犹太人控告保罗的实情,便解开他,吩咐祭司长和全公会的人都聚集,将保罗带下来,叫他站在他们面前。
默想:
为甚么使徒保罗不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表明他的身分呢?我们应该怎样表明我们的身份呢?
犹太人并不反对劝外邦人归信犹太教,他们愤怒的是,保罗身为犹太人,却传讲外邦人信神,可以不必遵守犹太人的传统,未受割礼的外邦人,在神眼中与犹太人的地位一样。保罗的讲话这时被打岔,群众不再想听下去了。事实上,他还未讲到当前的问题核心,就是他污秽圣殿的控罪。保罗这番话触怒了犹太人,於是群众再度要求把他处死。众人喧嚷扬起尘土,摔掉衣服,加强他们要求的激情,他们这种行动的含意,大概是表示视保罗为亵渎者。
千夫长唯有把保罗带进营楼,才可以查明真相。也可能他的亚兰语不足以全明白保罗这番话的大意,又即或明白了字句说甚么,也弄不出所以然来。於是他吩咐用刑拷问保罗。千夫长试图先给保罗定罪,再通过拷问揭开事件的内幕。当时的皮鞭带有铁片和骨针,用力鞭打会致人死地,但罗马公民有免受鞭打的特权。当时罗马法律规定,若鞭打未定罪的罗马公民,行刑的人要受严厉的刑罚。虽然保罗从未在别人面前显耀自己的罗马公民身份,但为了福音的益处或处於危难时,也使用了它。保罗对旁边的百夫长表示抗议:「人是罗马人,又没有定罪,你们就鞭打他,有这个例吗?」百夫长立刻通知他的上司,千夫长亲自来查询保罗。保罗自称是公民,引起千夫长的嘲讽。问题不是千夫长怀疑保罗的宣称,而是暗示此时此地,人人都可摇身成公民!这权利已失去它的威风了。这里的银子不是指获取这权利的收费,而是贿赂各类官员的花费。保罗却更胜一筹,说他自己生来是罗马人,不是用花钱买的。至於保罗的家庭怎样获得公民资格,至今未有任何线索,我们无需猜测。
千夫长知道了保罗是罗马公民,就恐慌起来,立刻吩咐停止拷问。罗马人拘留了被犹太人控告严重罪状的人,又查不出控罪的名堂,就必须加以详细的审查。保罗虽然被抓,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,也没有因为被抓就满怀怨,相反的,他抓住机会,更加勇敢地向群众表白自己在信仰上的经历,因为他很清楚知道,他之所以被抓、受难,是上帝在他身上的旨意,他愿意顺服。他知道自己的受难,为的就是要见证福音,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信仰功课。
当保罗受到不公平对待时候,使用他的罗马公民权来保护自己,保罗曾经立定心志为主受苦、甚至受死,但他却不做无谓的牺牲。保罗的做法给我们一个原则,那就是基督徒如果受到不公平或恶意的对待时,只要不违背圣经的原则,不使神的名受到亏损,基督徒是可以在国家的律法保护之下,为自己辩护,特别是为主作见证,维护上帝的公平跟正义。在我们生命的旅程中,有时会遇到许多挫折,或是很多不如意的经验,甚至会遇到困境危险。但是,请不要忘记,每一件事情的背后,都有上帝的美意,都有上帝的慈爱恩典,千万不要失望,也不要失去信心。相反的,我们要用更坚定的信心去面对,去体会上帝在所有的遭遇中,到底要告诉我们甚么?学习甚么功课?
同心祷告
主,在你里面,我们有得胜的能力。求你帮助我们,经历死而复活的恩典,不再受环境影响,单单为你而活,奉耶稣得胜的名祷告,阿们!
2025年8月28日
使徒行传22章17-21节
「后来,我回到耶路撒冷,在殿里祷告的时候,魂游象外,看见主向我说:『你赶紧地离开耶路撒冷,不可迟延;因你为我作的见证,这里的人必不领受。』我就说:『主啊,他们知道我从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监里,又在各会堂里鞭打他们。并且你的见证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时候,我也站在旁边欢喜;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。』主向我说:『你去吧!我要差你远远地往外邦人那里去。』」
思想:
保罗悔改信主之后,主就对他说:你去吧!我要差你….你今天有没有听见神对你的呼召呢?
这段是保罗信主经历中的第三段,是这次记述中特有的。保罗回到耶路撒冷,就进入圣殿祷告。保罗祷告之中又见异象,耶稣再向他显现,吩咐他离开耶路撒冷,以保安全,因为人们不接受他为耶稣作见证。这次吩咐的历史背景,可以参考第九章29节,这里是要表示历史在重演。主曾经命令使徒们不要离开耶路撒冷,而这时候却命令保罗赶紧的离开耶路撒冷,因为主要差保罗「远远地往外邦人那里去」。
如果参考保罗所写的加拉太书,就会知道他悔改信主之后,第一件事就是在大马色传福音,然后到阿拉伯去,再回到大马色。这样经过三年后,才回到耶路撒冷去。那时犹太人发现,这个原本积极迫害基督徒的「扫罗」,突然变成了积极传耶稣基督信息的人,在他们的眼中这是叛变的行为,因此想要迫杀他。
无论如何,保罗现在的见证中,真正出问题的就是这段话,在前面的见证词应该都不致引发问题。但是耶路撒冷的人不接受福音,特别是提起司提反的事件,必然引起他们的旧恨记忆。保罗一直没有为自己是否带外邦人特罗非摩进入圣殿辩白,而是一直在宣传耶稣基督就是犹太人所期盼、等待的弥赛亚,因此,当提到司提反事件时,他们就受不了了,尤其是上帝要保罗「到外邦人那里去」这句话,对他们而言,简直就是污辱犹太民族的尊严,因为在他们看来,犹太人乃是上帝特别拣选的族群,可是长久以来却又被他们所轻视的外族人所统治,矛盾一直在他们内心深处绞得紧紧的,而使徒保罗既是受过严谨法利赛派教育的人,怎能到外邦人那里去传上帝拯救的信息,这是绝对不可以的事!
保罗不替自己受到的控诉「污辱了神圣的地方」作辩护,向犹太人传耶稣基督乃是他一生的职志,犹太人并不想听他说这些,他们想知道的乃是他为甚么要带外邦人进入圣殿。因此,众人听他长时间传讲自己归信耶稣基督的经过,当然会忍不住打断他的话。
保罗离开耶路撒冷,按表面看乃是环境的缘故,因为犹太人的逼迫,实际上却是因受了主的差派;我们信徒何去何行,应当留心仰望主的旨意。基督徒到何处传道作工的负担,往往不是出於自己的选择,而是受主的差遣。当主要我们去从事一项所从未想要过的新事奉,我们是否能顺服下来,毫无挣扎的接受主的差遣呢?
同心祷告
亲爱的主,感谢你改变了我的生命!本来我是一无是处的人,你竟然愿意拣选我、抬举我,并差遣我。愿我能谦卑顺服你的指引,接受你的吩咐遵行你的旨意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