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9日
一起经过 使徒行传145
使徒行传28章23-31节
他们和保罗约定了日子,就有许多人到他的寓处来。保罗从早到晚,对他们讲论这事,证明神国的道,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,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。他所说的话,有信的,有不信的。他们彼此不合,就散了;未散以先,保罗说了一句话,说:「圣灵藉先知以赛亚向你们祖宗所说的话是不错的。他说:你去告诉这百姓说:你们听是要听见,却不明白;看是要看见,却不晓得;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,耳朵发沉,眼睛闭著;恐怕眼睛看见,耳朵听见,心里明白,回转过来,我就医治他们。所以你们当知道,神这救恩,如今传给外邦人,他们也必听受。」(有古卷加:保罗说了这话,犹太人议论纷纷地就走了。)保罗在自己所租的房子里住了足足两年。凡来见他的人,他全都接待,放胆传讲神国的道,将主耶稣基督的事教导人,并没有人禁止。
默想:
你是否愿意背起基督十架跟随主?承接使徒的使命,在所处的教会、社区、职场中,大胆宣扬上帝国,并努力不懈的服侍主呢?
保罗「从早到晚」对那些聚集在他家里的犹太人「讲解上帝国的信息」,这是何等重要、可贵的态度!保罗所传讲的上帝国信息,是「引证摩西法律和先知书」,这点太重要了。所谓「摩西法律和先知书」,就是指当时犹太人和基督徒所共同使用的旧约圣经。这是非常重要的,传上帝国的信息就是要依据圣经,而非个人的喜好或认知,也不是传讲哲学理论,而是圣经的教训,让人信耶稣基督。
保罗传讲的信息之后,犹太人分成了两边,有的信,有的不信。保罗引用了以赛亚书六章9-10节,先知以赛亚传出上帝对背叛的以色列民的警告,因为以色列人民心硬,不肯接受上帝仆人的劝导,执迷不悟,拒绝悔改回转归向上帝,引致上帝必须更严厉惩罚他们。保罗用先知这段话,也是在警告当时的犹太人,必须反省悔改,否则就会跟从前的祖先一样,遭到严厉的惩罚。
保罗来到罗马之后,没有因为等候诉讼而心灰意冷,也没有抱怨上帝。相反的,他把握机会对犹太人领袖传达圣经的信息,盼望他们信耶稣。足足两年「租房为监狱」,对所有来访的客人,大胆宣扬神国的信息,教导有关主耶稣基督的事。这种为神国的福音奋斗的精神,是我们应该学习的。路加在使徒行传最后两节,没交代保罗是否上诉到罗马皇帝,也没有说明判决结果,只记载他在罗马足足两年,向所有来访的人传讲上帝国信息,并大胆宣扬耶稣基督,没有受任何拦阻。值得注意的是,最后正面的评语:「基督的福音没有受到甚么阻碍!」虽然保罗被捆绑,但神国的信息却不被捆绑;在捆锁中仍然有自由,在逆境中仍然有宣教。对保罗来说,带著锁链前进罗马,是微不足道,因他看重的是福音是否被宣扬出去,而不是性命得保全。他完全顺服上帝的呼召,以坚定心志与行动,在圣灵的引领、保守中,完成上帝托付的宣教事工。
使徒行传一开始,记载耶稣给当时门徒的使命:「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,你们就必得著能力,并要在耶路撒冷、犹太全地,和撒马利亚,直到地极,作我的见证。」上帝托付保罗的是一个艰巨的任务,从保罗传福音的过程就可知,他经历了疲乏、痛苦、饥渴、寒冷、赤身露体、殴打、监禁、被石头打、船毁等危险。面对身心灵的煎熬,保罗仍坚持使命,虽然被囚禁,却坚定相信上帝有美好的旨意。
教会要完成这个大使命,必须有保罗的宣教精神,排除一切困难,传扬耶稣基督复活的信息,完成使命。使徒行传是一本没有结束的书,这表示复活的主藉著圣灵在地上的工作还没结束,所有教会都要像初代教会一样,大胆宣扬上帝国的信息,教导有关主耶稣基督的事,并继续在所处时代,以生命撰写自己的「教会行传」。我们都是教会的一分子,承接了使徒时代的信仰精神、教导和榜样。你是否也愿意将生命全然奉献给主?只要你的见证是忠於神国,忠於耶稣基督的福音,那么,你所做的见证都会毫无拦阻,君王、仇敌、监狱、锁炼及环境的限制,都不能阻挡神国的传开。
祈祷:
亲爱的上帝,感谢祢赐我能参与大使命,愿主坚固我心,让我无论在任何环境、挑战中,仍不忘祢所托付的使命,将福音传给人。奉主耶稣的名求,阿们。
2025年10月18日
使徒行传28章17-22节
过了三天,保罗请犹太人的首领来。他们来了,就对他们说:「弟兄们,我虽没有做甚么事干犯本国的百姓和我们祖宗的规条,却被锁绑,从耶路撒冷解在罗马人的手里。他们审问了我,就愿意释放我;因为在我身上,并没有该死的罪。无奈犹太人不服,我不得已,只好上告於该撒,并非有甚么事要控告我本国的百姓。因此,我请你们来见面说话,我原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,被这炼子捆锁。」他们说:「我们并没有接著从犹太来论你的信,也没有弟兄到这里来报给我们说你有甚么不好处。但我们愿意听你的意见如何;因为这教门,我们晓得是到处被毁谤的。」
默想:
保罗为甚么要请犹太人的首领来?他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呢?
保罗说上诉该撒的原因,是由於犹太人不服罗马人想释放保罗,这是指犹太人的控诉中,使非斯都问保罗是否愿意上耶路撒冷受审。若犹太人没有对保罗提出诉罪,非斯都就会放他自由的了。因为非斯都认为拘留了保罗两年之久,即或犯了犹太人甚么律法,也受了足够的刑罚了。保罗清楚表明,他并非对本国首领有甚么攻击的用心。这番是求和的话,保罗承认,犹太人若认为他犯了事,依这样的途径对付他,也是他们权利以内的事。
保罗招聚他们,是要叫罗马的犹太人知道事情的真相。他受审的主因,亦即他一直所坚持的,乃是以色列的「盼望」的真谛,就是弥赛亚的来临和复活。保罗作为一个忠心的犹太人而被罗马捆锁,这就大受犹太人的注视了,因为他们的宗教是罗马合法批准的。
罗马犹太人说完全不知道保罗这件事,他们并没有收到耶路撒冷任何指示,要在庭上代表犹太人一方控告保罗,耶路撒冷也没有差犹太使者来报告保罗的控案。犹太领袖见案子移交去罗马,就不会再插手其中的了,因为他们得胜诉的机会甚微。因此,在罗马的犹太人并没有收过任何正式的通传消息,他们可能宁愿不过问这案子,因为先前为弥赛亚的争论,曾逼使他们被逐出城。他们有兴趣听听保罗自己的申辩,他们已经知道一点关於这基督教派的事,因为罗马也有活跃的教会,又知道他们常被攻击。他们也必定听闻保罗和他宣教士的威名,所以对他自辩的言论,和他在耶路撒冷当权者面前失宠的原因,自然十分好奇。
为甚么保罗急著要跟犹太人的领袖会谈呢?可能原因是保罗希望这些在罗马城的犹太人领袖,也能相信耶稣基督。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,一直是保罗的福音对象,这也是他来罗马的原因。保罗虽然是以囚犯之身在罗马,且有两年之久,但是他「大胆地宣扬上帝国的信息,教导有关主耶稣基督的事,没有受到甚么阻碍」,似乎在外邦人地区传福音,比在耶路撒冷容易多了。接受福音的人,常常是那些没有历史背景包袱的人,而犹太人传承了亚伯拉罕、雅各,直到大卫王朝历史的使命,这些即成为他们领受耶稣基督福音的重大包袱。
在短短几节经文中,保罗对犹太人领袖说出几点重要的信息:一、他没有冒犯或做任何违背祖宗的事。换句话说,他的存在,对於犹太人来说并没有甚么损害。二、上诉到罗马皇帝这儿来,是被自己同胞逼迫的,不是他喜好诉讼。三、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保罗再次强调,来到罗马这个地方,是为了要传达以色列民族所盼望的拯救信息—弥赛亚的来临,这位拯救者乃是复活的耶稣基督。在我们的人生中,甚么是最重要的使命呢?
同心祷告
主,求你帮助我们向你支取力量,无论在任何环境中,都活出你荣美的见证,让周围的人看到,都归荣耀给你。奉耶稣的名祷告,阿们!
2025年10月16日
一起经过 使徒行传143
使徒行传28章7-16节
离那地方不远,有田产是岛长部百流的;他接纳我们,尽情款待三日。当时,部百流的父亲患热病和痢疾躺著。保罗进去,为他祷告,按手在他身上,治好了他。从此,岛上其余的病人也来,得了医治。他们又多方地尊敬我们;到了开船的时候,也把我们所需用的送到船上。
过了三个月,我们上了亚力山大的船往前行;这船以「丢斯双子」为记,是在那海岛过了冬的。到了叙拉古,我们停泊三日;又从那里绕行,来到利基翁。过了一天,起了南风,第二天就来到部丢利。在那里遇见弟兄们,请我们与他们同住了七天。这样,我们来到罗马。那里的弟兄们一听见我们的信息就出来,到亚比乌市和三馆地方迎接我们。保罗见了他们,就感谢神,放心壮胆。进了罗马城,(有古卷加:百夫长把众囚犯交给御营的统领,惟有)保罗蒙准和一个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处。
默想:
保罗常常面对各种的危机,他怎样将危机变为转机,把握时机实践使命呢?
保罗历经千辛万苦、死里逃生,来到地中海船舶避风港的马耳他岛。首先迎接他的不是「大难不死必有的后福」,而是木柴中钻出来的毒蛇,以及当地居民的怀疑。然而,危机也是转机,保罗并没有受到毒蛇的伤害,也没有被岛民的怀疑击倒,反而因此有机会受酋长部百流的邀请,进入他家,为他父亲的热病和痢疾按手祷告,带来主的安慰与医治。如此一来,岛上所有的病人都来了,也都得到医治。保罗对主的信心,和对人的爱心服事,除去了岛民对他质疑的眼光,他们带来许多礼物,以及旅途中所需的东西,让保罗在三个多月后,得以平安抵达罗马。这次的航行顺利了许多,又遇到南风,因此很快就到了罗马。要注意的是,在罗马也有基督徒,而且不只是罗马,在部丢利也有基督徒。我们不清楚到底罗马的教会是谁开拓建立的。而保罗所写的罗马书,是唯一写给不是他开拓的教会的书信,跟他所不认识的信徒讨论信仰的问题的。
这时,保罗不太像是个囚犯,因为他可以接受信徒们热情的款待。除了带兵官特别允许外,另一个可能就是凯撒利亚的总督,或是亚基帕王他们对带兵官特别的交代。第16节在附注有「有古卷在此有『百夫长把重囚犯交给御营的统领,惟有』」这样的句子。这「御营的统领」,很可能是指罗马皇帝的护卫司令官。可能在交接的时候,从凯撒利亚来的带兵官犹流特别交代过他,因此保罗得到很好的待遇,跟一般囚犯有明显区隔。押他来的带兵官犹流,必然经验到保罗在海上怎样帮助他们,以及怎样在马耳他岛上施行神迹。因此,当他把保罗交给御营的统领时,替保罗说说好话,也是对人之常情。保罗被允许不关在官方的牢狱里,可以和看守他的兵在外面「租的房子」居住。这样的方式并非对待囚犯应有的方法,而是非常特殊的待遇。
保罗无论到那里,都带著震撼力,来到这个岛上也不例外。首先他在火旁被蛇咬,当地人觉得这个人一定是个大罪人,好不容易从海里被救上来,却连天理都不容他活。可是他把毒蛇一甩,照常吃喝,他们立刻又以为这个人是神。这件事带来的震撼已经很大了,直到他进入部落,医好岛长的父亲,更是轰动全岛。岛上有病痛的人,都来请他按手祷告,保罗并不拒绝,为他们按手祷告,他们就得著医治,开始尊敬他。最后到了开船时,大家何等爱戴他,把他们所需用的都送到船上。
有主的爱与怜悯,有主的能力来传福音,服事神的过程中,这些都极其重要。世人需要看见神迹,他们的心才会渴慕神。他们也需要神爱的触摸、怜悯,才能明白神爱的长阔高深,才会真实回转归向神。让我们在属灵的道路上,不只是说说听听而已,不只是羡慕,也愿意全然的摆上,让自己成为神手中的器皿。
同心祷告
主,我们需要你的爱与怜悯,更需要你的能力,求你激励我们学习保罗的心志,能带出你的爱和能力,人的心归向你。奉耶稣得胜的名祈求,阿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