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0月19日
一起經過 使徒行傳145
使徒行傳28章23-31節
他們和保羅約定了日子,就有許多人到他的寓處來。保羅從早到晚,對他們講論這事,證明神國的道,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書,以耶穌的事勸勉他們。他所說的話,有信的,有不信的。他們彼此不合,就散了;未散以先,保羅說了一句話,說:「聖靈藉先知以賽亞向你們祖宗所說的話是不錯的。他說:你去告訴這百姓說:你們聽是要聽見,卻不明白;看是要看見,卻不曉得;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,耳朵發沉,眼睛閉著;恐怕眼睛看見,耳朵聽見,心裡明白,回轉過來,我就醫治他們。所以你們當知道,神這救恩,如今傳給外邦人,他們也必聽受。」(有古卷加:保羅說了這話,猶太人議論紛紛地就走了。)保羅在自己所租的房子裡住了足足兩年。凡來見他的人,他全都接待,放膽傳講神國的道,將主耶穌基督的事教導人,並沒有人禁止。
默想:
你是否願意背起基督十架跟隨主?承接使徒的使命,在所處的教會、社區、職場中,大膽宣揚上帝國,並努力不懈的服侍主呢?
保羅「從早到晚」對那些聚集在他家裡的猶太人「講解上帝國的信息」,這是何等重要、可貴的態度!保羅所傳講的上帝國信息,是「引證摩西法律和先知書」,這點太重要了。所謂「摩西法律和先知書」,就是指當時猶太人和基督徒所共同使用的舊約聖經。這是非常重要的,傳上帝國的信息就是要依據聖經,而非個人的喜好或認知,也不是傳講哲學理論,而是聖經的教訓,讓人信耶穌基督。
保羅傳講的信息之後,猶太人分成了兩邊,有的信,有的不信。保羅引用了以賽亞書六章9-10節,先知以賽亞傳出上帝對背叛的以色列民的警告,因為以色列人民心硬,不肯接受上帝僕人的勸導,執迷不悟,拒絕悔改回轉歸向上帝,引致上帝必須更嚴厲懲罰他們。保羅用先知這段話,也是在警告當時的猶太人,必須反省悔改,否則就會跟從前的祖先一樣,遭到嚴厲的懲罰。
保羅來到羅馬之後,沒有因為等候訴訟而心灰意冷,也沒有抱怨上帝。相反的,他把握機會對猶太人領袖傳達聖經的信息,盼望他們信耶穌。足足兩年「租房為監獄」,對所有來訪的客人,大膽宣揚神國的信息,教導有關主耶穌基督的事。這種為神國的福音奮鬥的精神,是我們應該學習的。路加在使徒行傳最後兩節,沒交代保羅是否上訴到羅馬皇帝,也沒有說明判決結果,只記載他在羅馬足足兩年,向所有來訪的人傳講上帝國信息,並大膽宣揚耶穌基督,沒有受任何攔阻。值得注意的是,最後正面的評語:「基督的福音沒有受到甚麼阻礙!」雖然保羅被綑綁,但神國的信息卻不被綑綁;在捆鎖中仍然有自由,在逆境中仍然有宣教。對保羅來說,帶著鎖鏈前進羅馬,是微不足道,因他看重的是福音是否被宣揚出去,而不是性命得保全。他完全順服上帝的呼召,以堅定心志與行動,在聖靈的引領、保守中,完成上帝託付的宣教事工。
使徒行傳一開始,記載耶穌給當時門徒的使命:「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,你們就必得著能力,並要在耶路撒冷、猶太全地,和撒馬利亞,直到地極,作我的見證。」上帝託付保羅的是一個艱鉅的任務,從保羅傳福音的過程就可知,他經歷了疲乏、痛苦、饑渴、寒冷、赤身露體、毆打、監禁、被石頭打、船毀等危險。面對身心靈的煎熬,保羅仍堅持使命,雖然被囚禁,卻堅定相信上帝有美好的旨意。
教會要完成這個大使命,必須有保羅的宣教精神,排除一切困難,傳揚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,完成使命。使徒行傳是一本沒有結束的書,這表示復活的主藉著聖靈在地上的工作還沒結束,所有教會都要像初代教會一樣,大膽宣揚上帝國的信息,教導有關主耶穌基督的事,並繼續在所處時代,以生命撰寫自己的「教會行傳」。我們都是教會的一分子,承接了使徒時代的信仰精神、教導和榜樣。你是否也願意將生命全然奉獻給主?只要你的見證是忠於神國,忠於耶穌基督的福音,那麼,你所做的見證都會毫無攔阻,君王、仇敵、監獄、鎖鍊及環境的限制,都不能阻擋神國的傳開。
祈禱:
親愛的上帝,感謝祢賜我能參與大使命,願主堅固我心,讓我無論在任何環境、挑戰中,仍不忘祢所託付的使命,將福音傳給人。奉主耶穌的名求,阿們。
2025年10月18日
使徒行傳28章17-22節
過了三天,保羅請猶太人的首領來。他們來了,就對他們說:「弟兄們,我雖沒有做甚麼事干犯本國的百姓和我們祖宗的規條,卻被鎖綁,從耶路撒冷解在羅馬人的手裡。他們審問了我,就願意釋放我;因為在我身上,並沒有該死的罪。無奈猶太人不服,我不得已,只好上告於該撒,並非有甚麼事要控告我本國的百姓。因此,我請你們來見面說話,我原為以色列人所指望的,被這鍊子捆鎖。」他們說:「我們並沒有接著從猶太來論你的信,也沒有弟兄到這裡來報給我們說你有甚麼不好處。但我們願意聽你的意見如何;因為這教門,我們曉得是到處被毀謗的。」
默想:
保羅為甚麼要請猶太人的首領來?他最重要的使命是什麼呢?
保羅說上訴該撒的原因,是由於猶太人不服羅馬人想釋放保羅,這是指猶太人的控訴中,使非斯都問保羅是否願意上耶路撒冷受審。若猶太人沒有對保羅提出訴罪,非斯都就會放他自由的了。因為非斯都認為拘留了保羅兩年之久,即或犯了猶太人甚麼律法,也受了足夠的刑罰了。保羅清楚表明,他並非對本國首領有甚麼攻擊的用心。這番是求和的話,保羅承認,猶太人若認為他犯了事,依這樣的途徑對付他,也是他們權利以內的事。
保羅招聚他們,是要叫羅馬的猶太人知道事情的真相。他受審的主因,亦即他一直所堅持的,乃是以色列的「盼望」的真諦,就是彌賽亞的來臨和復活。保羅作為一個忠心的猶太人而被羅馬捆鎖,這就大受猶太人的注視了,因為他們的宗教是羅馬合法批准的。
羅馬猶太人說完全不知道保羅這件事,他們並沒有收到耶路撒冷任何指示,要在庭上代表猶太人一方控告保羅,耶路撒冷也沒有差猶太使者來報告保羅的控案。猶太領袖見案子移交去羅馬,就不會再插手其中的了,因為他們得勝訴的機會甚微。因此,在羅馬的猶太人並沒有收過任何正式的通傳消息,他們可能寧願不過問這案子,因為先前為彌賽亞的爭論,曾逼使他們被逐出城。他們有興趣聽聽保羅自己的申辯,他們已經知道一點關於這基督教派的事,因為羅馬也有活躍的教會,又知道他們常被攻擊。他們也必定聽聞保羅和他宣教士的威名,所以對他自辯的言論,和他在耶路撒冷當權者面前失寵的原因,自然十分好奇。
為甚麼保羅急著要跟猶太人的領袖會談呢?可能原因是保羅希望這些在羅馬城的猶太人領袖,也能相信耶穌基督。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,一直是保羅的福音對象,這也是他來羅馬的原因。保羅雖然是以囚犯之身在羅馬,且有兩年之久,但是他「大膽地宣揚上帝國的信息,教導有關主耶穌基督的事,沒有受到甚麼阻礙」,似乎在外邦人地區傳福音,比在耶路撒冷容易多了。接受福音的人,常常是那些沒有歷史背景包袱的人,而猶太人傳承了亞伯拉罕、雅各,直到大衛王朝歷史的使命,這些即成為他們領受耶穌基督福音的重大包袱。
在短短幾節經文中,保羅對猶太人領袖說出幾點重要的信息:一、他沒有冒犯或做任何違背祖宗的事。換句話說,他的存在,對於猶太人來說並沒有甚麼損害。二、上訴到羅馬皇帝這兒來,是被自己同胞逼迫的,不是他喜好訴訟。三、最重要的一點,就是保羅再次強調,來到羅馬這個地方,是為了要傳達以色列民族所盼望的拯救信息—彌賽亞的來臨,這位拯救者乃是復活的耶穌基督。在我們的人生中,甚麼是最重要的使命呢?
同心禱告
主,求你幫助我們向你支取力量,無論在任何環境中,都活出你榮美的見證,讓周圍的人看到,都歸榮耀給你。奉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
2025年10月16日
一起經過 使徒行傳143
使徒行傳28章7-16節
離那地方不遠,有田產是島長部百流的;他接納我們,盡情款待三日。當時,部百流的父親患熱病和痢疾躺著。保羅進去,為他禱告,按手在他身上,治好了他。從此,島上其餘的病人也來,得了醫治。他們又多方地尊敬我們;到了開船的時候,也把我們所需用的送到船上。
過了三個月,我們上了亞力山大的船往前行;這船以「丟斯雙子」為記,是在那海島過了冬的。到了敘拉古,我們停泊三日;又從那裡繞行,來到利基翁。過了一天,起了南風,第二天就來到部丟利。在那裡遇見弟兄們,請我們與他們同住了七天。這樣,我們來到羅馬。那裡的弟兄們一聽見我們的信息就出來,到亞比烏市和三館地方迎接我們。保羅見了他們,就感謝神,放心壯膽。進了羅馬城,(有古卷加:百夫長把眾囚犯交給御營的統領,惟有)保羅蒙准和一個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處。
默想:
保羅常常面對各種的危機,他怎樣將危機變為轉機,把握時機實踐使命呢?
保羅歷經千辛萬苦、死裡逃生,來到地中海船舶避風港的馬耳他島。首先迎接他的不是「大難不死必有的後福」,而是木柴中鑽出來的毒蛇,以及當地居民的懷疑。然而,危機也是轉機,保羅並沒有受到毒蛇的傷害,也沒有被島民的懷疑擊倒,反而因此有機會受酋長部百流的邀請,進入他家,為他父親的熱病和痢疾按手禱告,帶來主的安慰與醫治。如此一來,島上所有的病人都來了,也都得到醫治。保羅對主的信心,和對人的愛心服事,除去了島民對他質疑的眼光,他們帶來許多禮物,以及旅途中所需的東西,讓保羅在三個多月後,得以平安抵達羅馬。這次的航行順利了許多,又遇到南風,因此很快就到了羅馬。要注意的是,在羅馬也有基督徒,而且不只是羅馬,在部丟利也有基督徒。我們不清楚到底羅馬的教會是誰開拓建立的。而保羅所寫的羅馬書,是唯一寫給不是他開拓的教會的書信,跟他所不認識的信徒討論信仰的問題的。
這時,保羅不太像是個囚犯,因為他可以接受信徒們熱情的款待。除了帶兵官特別允許外,另一個可能就是凱撒利亞的總督,或是亞基帕王他們對帶兵官特別的交代。第16節在附註有「有古卷在此有『百夫長把重囚犯交給御營的統領,惟有』」這樣的句子。這「御營的統領」,很可能是指羅馬皇帝的護衛司令官。可能在交接的時候,從凱撒利亞來的帶兵官猶流特別交代過他,因此保羅得到很好的待遇,跟一般囚犯有明顯區隔。押他來的帶兵官猶流,必然經驗到保羅在海上怎樣幫助他們,以及怎樣在馬耳他島上施行神蹟。因此,當他把保羅交給御營的統領時,替保羅說說好話,也是對人之常情。保羅被允許不關在官方的牢獄裡,可以和看守他的兵在外面「租的房子」居住。這樣的方式並非對待囚犯應有的方法,而是非常特殊的待遇。
保羅無論到那裡,都帶著震撼力,來到這個島上也不例外。首先他在火旁被蛇咬,當地人覺得這個人一定是個大罪人,好不容易從海裡被救上來,卻連天理都不容他活。可是他把毒蛇一甩,照常吃喝,他們立刻又以為這個人是神。這件事帶來的震撼已經很大了,直到他進入部落,醫好島長的父親,更是轟動全島。島上有病痛的人,都來請他按手禱告,保羅並不拒絕,為他們按手禱告,他們就得著醫治,開始尊敬他。最後到了開船時,大家何等愛戴他,把他們所需用的都送到船上。
有主的愛與憐憫,有主的能力來傳福音,服事神的過程中,這些都極其重要。世人需要看見神蹟,他們的心才會渴慕神。他們也需要神愛的觸摸、憐憫,才能明白神愛的長闊高深,才會真實回轉歸向神。讓我們在屬靈的道路上,不只是說說聽聽而已,不只是羨慕,也願意全然的擺上,讓自己成為神手中的器皿。
同心禱告
主,我們需要你的愛與憐憫,更需要你的能力,求你激勵我們學習保羅的心志,能帶出你的愛和能力,人的心歸向你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