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5日
使徒行傳19章8-12節
保羅進會堂,放膽講道,一連三個月,辯論神國的事,勸化眾人。後來,有些人心裡剛硬不信,在眾人面前毀謗這道,保羅就離開他們,也叫門徒與他們分離,便在推喇奴的學房天天辯論。這樣有兩年之久,叫一切住在亞細亞的,無論是猶太人,是希臘人,都聽見主的道。神藉保羅的手行了些非常的奇事;甚至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或圍裙放在病人身上,病就退了,惡鬼也出去了。
思想:
推喇奴的學房是甚麼地方?保羅怎樣去傳揚主的道呢?給你甚麼提醒呢?
保羅在以弗所的首階段工作,是與一小撮人相聚,教訓他們。之後,保羅開展第二階段工作,就是向整個猶太人社區傳道。當地猶太人顯然對保羅有好印象,容讓保羅在會堂講道達三個月。最後,有些不信的人反對保羅,他被迫停止會堂的工作。保羅積極地改變策略,就是將接受福音的信徒,從猶太人的會堂中帶出來,轉到「推喇奴學房」去聚會。這個學校很小,只是僅僅能容納得十幾個人的一間小屋。推喇奴的學房是推喇奴講學的地方,這裡並沒有說明「推喇奴」是指誰,或是甚麼背景,很可能是一所傳授哲學思想的場所。比較值得注意的是這裡說「天天」兩字,有些抄本加有「午初至申正」,即是中午11時至下後4時,在以弗所城,這段時間是休息的,因為天氣炎熱,沒有人會喜歡在這段時間上課,所以才可以騰空學房讓保羅講道。這表明這裡的人心對福音的渴望,他們喜歡聽保羅的講道,不會因為天氣悶熱而卻步。保羅在這裡的福音工作持續了兩年,福音也就是這樣子傳出去的。
保羅在以弗所這個新的據點努力傳道,一切住在四圍鄰省的人都聽見福音了。保羅可能獨自出外作工,又有同工們合力在鄰近地方傳福音。保羅第二次佈道曾短期逗留以弗所。現在是第三次旅程,他在以弗所停留約三年,用以弗所為中心,與他的同工例如以巴弗等,將福音遍傳亞西亞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這裡沒有說保羅行這些奇事,卻說上帝藉著保羅的手行這些事。神叫保羅在以弗所彰顯了「非常」的能力,甚至他身上的物件都可以治病。到後期,神卻沒有讓保羅行同樣的神蹟,就是保羅的同工生病,神也沒有讓他用神蹟醫治。可見神蹟不是經常發生,也不是照著人的喜歡要有便有,而是照神的旨意施行。從保羅的事奉中,似乎看見了耶穌事奉的模式。保羅一方面在會堂和推喇奴的學房講道,一方面為病人醫治禱告。甚至有人從保羅身上拿手巾、圍裙放在病人身上,病就退了,惡鬼也被趕出去。
馬太福音講到在大使命,主吩咐門徒:「要將我所吩咐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。」馬可福音講到主的使命時,表明:「手按病人,病人就得醫治。」馬太福音強調的是傳神國的道,馬可福音強調的是手按病人,病人就得醫治。耶穌將這樣的使命傳承給我們,不但祂自己傳神國的道、醫治病人,也將這個使命交給自己的門徒。保羅領受主的使命,也承受主的能力,在他的事奉中,一方面在會堂放膽講道,另一方面靠著聖靈大能,行了非常的奇事,甚至把手巾放在病人身上也都得醫治。但是我們需要明白,醫治的主權在於神,我們的責任,乃是作順服的器皿,讓主的能力透過我們,流到別人身上。我們需要做的,就是按照神的吩咐,傳神國的道,並且按手在病人身上,相信聖靈會親自在這些人身上工作,按照神的主權來醫治、赦免。
同心禱告
主,感謝你讓保羅成為我們的榜樣,求你將權柄能力賞賜給我們,傳揚福音時,使用你的權柄能力,將人從黑暗的權勢中釋放出來,一切榮耀都歸給你。奉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
2025年7月12日
使徒行傳19章1-7節
亞波羅在哥林多的時候,保羅經過了上邊一帶地方,就來到以弗所;在那裡遇見幾個門徒,問他們說:「你們信的時候受了聖靈沒有?」他們回答說:「沒有,也未曾聽見有聖靈賜下來。」保羅說:「這樣,你們受的是甚麼洗呢?」他們說:「是約翰的洗。」保羅說:「約翰所行的是悔改的洗,告訴百姓當信那在他以後要來的,就是耶穌。」他們聽見這話,就奉主耶穌的名受洗。保羅按手在他們頭上,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,他們就說方言,又說預言(或譯:又講道)。一共約有十二個人。
思想:
約翰的洗禮與耶穌門徒所行的洗禮有何分別?聖靈降臨又有些甚麼特徵呢?
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,施洗約翰在早期教會確實是有很大的影響力。我們不清楚保羅提出「有沒有領受聖靈」這句話,是根據甚麼說的,他這句話主要是在指甚麼?但可以從這裡看到,一個早期教會逐漸形成的主流思想:必須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才能真正的成為耶穌基督的信徒。這裡提及的門徒雖然是信耶穌基督,但所受的洗禮卻是傳承自施洗約翰的。因此,保羅再次為他們施洗,這是新約聖經中,唯一有關重新洗禮的記載。這裡說明了兩種不同的洗禮:施洗約翰的洗禮,是表明悔改的洗禮,並未表明得救,是要預備人的心接受那在他以後的基督,領了要信靠基督,罪蒙赦免,才能得救。至於門徒所行的洗禮,是奉主耶穌的名施洗,表明人在信主以後,見證他與主同死同復活,成為得救生命的經歷。施洗約翰的洗禮,不但指著悔改的洗禮,也是包括他所傳的道理,和他為耶穌所作的見證。他們聽後的回應,就要奉耶穌的名受洗。這是新約中唯一記載人第二次受洗,這洗禮是由於先前那次洗禮,並不是奉耶穌的名受洗。這例子決不可以用來證明人若在洗禮時沒有受聖靈,就要再受洗才可以受聖靈,基督教洗禮儀式中,最重要的特質就是奉耶穌的名施行。
令我們比較困擾的是:當保羅按手在這12個人身上,他們馬上就會講「方言」,又講「上帝的信息」(他們就說方言,又說預言),這到底要說明甚麼呢?保羅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中,就針對該教會因為講方言發生的糾紛,提出嚴詞批判。保羅「奉主耶穌的名」為這些人施洗後,就有聖靈降臨在他們身上,這是否表示從前施洗約翰的洗禮,並沒有聖靈的降臨?這種說「方言」的現象,後來也發展成為早期教會用來分別是否有聖靈降臨的重點,但是也成為早期教會分裂的因素之一。
保羅施洗的儀式包括按手在他們頭上,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,從說方言和預言的恩賜,表明了聖靈充滿。這裡將按手和賜聖靈相提並論,可是別的地方卻不一定有這關連。聖靈充滿以何為憑據呢?一派以方言為證,一派以聖靈果子為證,這兩派誰對呢?其實聖經並沒有記載有聖靈充滿的憑據,使徒行傳裏記載人被聖靈充滿的甚多,然而,只有三數次說到方言,這證明被聖靈充滿的人,不一定都有方言。並且,方言只是聖靈許多恩賜中之一,是「聖靈隨己意分給各人的」。所以,不能每一個信徒都得著方言。
聖靈充滿有兩種含義,第一是哥林多前書12:13所說,基督徒都從一位聖靈受洗,歸於一個身體。換句話說,當我們接受耶穌成為個人救主時,是個別領受了救恩,但當聖靈臨到我們,就把本來一個的個體,緊密連結成為一個基督的身體。另一方面,聖靈充滿也代表祂的能力,使徒行傳11:15提到,當彼得在哥尼流家裡講道時,想起主的話說:約翰是用水施洗,但你們要受聖靈的洗。這表明聖靈的洗就是五旬節的經歷,許多人在其中第一次說方言。事實上,當保羅為哥林多人按手禱告,聖靈澆灌在他們身上,他們就說方言,也說預言。這並不表示聖靈的洗一定會說方言,只是其中一種現象,但聖靈的洗讓我們有能力生活,有能力的事奉。
同心禱告
主,求你的靈親自運行在我們身上,讓我們不但從罪惡當中回轉歸向神,更能在靈裡與眾弟兄姊妹連結在一起,生活中帶來動力。奉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
2025年7月10日
使徒行傳18章24-28節
有一個猶太人,名叫亞波羅,來到以弗所。他生在亞力山大,是有學問(或譯:口才)的,最能講解聖經。這人已經在主的道上受了教訓,心裡火熱,將耶穌的事詳細講論教訓人;只是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。他在會堂裡放膽講道;百基拉、亞居拉聽見,就接他來,將 神的道給他講解更加詳細。他想要往亞該亞去,弟兄們就勉勵他,並寫信請門徒接待他(或譯:弟兄們就寫信勸門徒接待他)。他到了那裡,多幫助那蒙恩信主的人,在眾人面前極有能力駁倒猶太人,引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。
思想:
你認為亞波羅是怎樣的領袖呢?有甚麼優點?神怎樣建立造就祂的工人?
保羅開始第三次佈道旅程,但中間插入介紹了留在以弗所的亞居拉夫婦及亞波羅的事工。亞波羅是出身在亞歷山大的猶太人,精通舊約聖經、希臘哲學、雄辯術及修飾學。亞波羅從施洗約翰的門徒聽到許多關於耶穌的事,但並未完全理解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的意義。亞居拉夫婦聽了亞波羅的講道,詳細指出他講道的不足,亞波羅謙卑順從,積極追求真理,並且傳揚真理,委身傳福音的事工。正確認識福音使他成為更有能力的人,對哥林多教會產生了很大影響。
亞波羅來了,開始在會堂傳道,百基拉亞居拉看出他在真道的瞭解上有缺欠,就接他來私下教導他,好叫他對真道有更正確的認識。我們大可假定他受的必然是保羅代表性的教義了。亞波羅所受的教導非常有功效,以弗所的信徒十分信任他,甚至他要去亞該亞時,他們樂於為他寫信,介紹給那裡的信徒。「弟兄們」是指以弗所的信徒,是保羅短期工作的果子,也是百基拉亞居拉工作的果效。其中也許包括一些別處來的信徒,都在亞居拉夫婦家中聚會。他們鼓勵亞波羅去亞該亞,不過,這段經文亦可解作他們鼓勵哥林多信徒接待亞波羅。亞波羅去了不久,就證實他造就教會教會的果效,憑他的恩賜幫助信徒。亞波羅的特別恩賜,是與猶太人辯道,他對聖經的熟練,使他能以證明耶穌就是彌賽亞。因此,他不但是教會的好牧者,也是個有力的佈道者。
亞波羅是猶太人,口才甚好。但看來不知道靠基督寶血稱義,和靠聖靈成聖的道理。亞波羅的情形就像以弗所城裡,那些只懂得施洗約翰洗禮的門徒,對基督真理沒有全面的瞭解。亞居拉夫婦對亞波羅的幫助一定很大,他後來在哥林多講道,極有能力,用聖經證明耶穌是基督,後來,哥林多教會中更有些人說他們是「屬亞波羅的」。
亞波羅是受教的人,不但對神火熱,更懂得分享神的話語,第26節說他放膽講道,所以,當我們領受神的道理,要積極與別人分享。或許有人會說,那是因為亞波羅是有學問的人,當然敢放膽講論神的道,那麼我們呢?亞波羅也是不斷學習的人,當他在會堂講論時,百基拉亞居拉夫婦聽見了,知道他單曉得約翰的洗禮,不太明白耶穌升天後要藉著聖靈,住在每位信徒心中的真理。所以百基拉亞居拉把他接到家裡,將神的話更清楚講明給他聽。感謝神,他存謙卑的心學習。之後他前往亞該亞,弟兄們勉勵他,寫信請門徒接待他,都因為他有顆受教的心。讓我們效法亞波羅的謙卑,繼續學習、研讀神的話語,才能有效地事奉神、事奉人。
聖經上說,神的話就像一面鏡子,擺在我們面前,能看見自己的本相。神的話也是一面鏡子,能讓我們看見自己的污穢,進而尋求神的幫助及救恩。不但如此,神的話是我們生活的指引。如果我們肯認真讀神的話,而照著祂的話遵行,一定能經歷神賜給我們的豐盛生活。
同心禱告
主,求你賜下渴慕的心,願意讀你的話語,也讓你的話語進入我們的生活,享受你話語帶來的幫助與力量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