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30日
使徒行傳22章22-30節
眾人聽他說到這句話,就高聲說:「這樣的人,從世上除掉他吧!他是不當活著的。」眾人喧嚷,摔掉衣裳,把塵土向空中揚起來。千夫長就吩咐將保羅帶進營樓去,叫人用鞭子拷問他,要知道他們向他這樣喧嚷是為甚麼緣故。剛用皮條捆上,保羅對旁邊站著的百夫長說:「人是羅馬人,又沒有定罪,你們就鞭打他,有這個例嗎?」百夫長聽見這話,就去見千夫長,告訴他說:「你要做甚麼?這人是羅馬人。」千夫長就來問保羅說:「你告訴我,你是羅馬人嗎?」保羅說:「是。」千夫長說:「我用許多銀子才入了羅馬的民籍。」保羅說:「我生來就是。」於是那些要拷問保羅的人就離開他去了。千夫長既知道他是羅馬人,又因為捆綁了他,也害怕了。第二天,千夫長為要知道猶太人控告保羅的實情,便解開他,吩咐祭司長和全公會的人都聚集,將保羅帶下來,叫他站在他們面前。
默想:
為甚麼使徒保羅不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表明他的身分呢?我們應該怎樣表明我們的身份呢?
猶太人並不反對勸外邦人歸信猶太教,他們憤怒的是,保羅身為猶太人,卻傳講外邦人信神,可以不必遵守猶太人的傳統,未受割禮的外邦人,在神眼中與猶太人的地位一樣。保羅的講話這時被打岔,群眾不再想聽下去了。事實上,他還未講到當前的問題核心,就是他污穢聖殿的控罪。保羅這番話觸怒了猶太人,於是群眾再度要求把他處死。眾人喧嚷揚起塵土,摔掉衣服,加強他們要求的激情,他們這種行動的含意,大概是表示視保羅為褻瀆者。
千夫長唯有把保羅帶進營樓,才可以查明真相。也可能他的亞蘭語不足以全明白保羅這番話的大意,又即或明白了字句說甚麼,也弄不出所以然來。於是他吩咐用刑拷問保羅。千夫長試圖先給保羅定罪,再通過拷問揭開事件的內幕。當時的皮鞭帶有鐵片和骨針,用力鞭打會致人死地,但羅馬公民有免受鞭打的特權。當時羅馬法律規定,若鞭打未定罪的羅馬公民,行刑的人要受嚴厲的刑罰。雖然保羅從未在別人面前顯耀自己的羅馬公民身份,但為了福音的益處或處於危難時,也使用了它。保羅對旁邊的百夫長表示抗議:「人是羅馬人,又沒有定罪,你們就鞭打他,有這個例嗎?」百夫長立刻通知他的上司,千夫長親自來查詢保羅。保羅自稱是公民,引起千夫長的嘲諷。問題不是千夫長懷疑保羅的宣稱,而是暗示此時此地,人人都可搖身成公民!這權利已失去它的威風了。這裡的銀子不是指獲取這權利的收費,而是賄賂各類官員的花費。保羅卻更勝一籌,說他自己生來是羅馬人,不是用花錢買的。至於保羅的家庭怎樣獲得公民資格,至今未有任何線索,我們無需猜測。
千夫長知道了保羅是羅馬公民,就恐慌起來,立刻吩咐停止拷問。羅馬人拘留了被猶太人控告嚴重罪狀的人,又查不出控罪的名堂,就必須加以詳細的審查。保羅雖然被抓,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失去信心,也沒有因為被抓就滿懷怨,相反的,他抓住機會,更加勇敢地向群眾表白自己在信仰上的經歷,因為他很清楚知道,他之所以被抓、受難,是上帝在他身上的旨意,他願意順服。他知道自己的受難,為的就是要見證福音,這是我們所要學習的信仰功課。
當保羅受到不公平對待時候,使用他的羅馬公民權來保護自己,保羅曾經立定心志為主受苦、甚至受死,但他卻不做無謂的犧牲。保羅的做法給我們一個原則,那就是基督徒如果受到不公平或惡意的對待時,只要不違背聖經的原則,不使神的名受到虧損,基督徒是可以在國家的律法保護之下,為自己辯護,特別是為主作見證,維護上帝的公平跟正義。在我們生命的旅程中,有時會遇到許多挫折,或是很多不如意的經驗,甚至會遇到困境危險。但是,請不要忘記,每一件事情的背後,都有上帝的美意,都有上帝的慈愛恩典,千萬不要失望,也不要失去信心。相反的,我們要用更堅定的信心去面對,去體會上帝在所有的遭遇中,到底要告訴我們甚麼?學習甚麼功課?
同心禱告
主,在你裡面,我們有得勝的能力。求你幫助我們,經歷死而復活的恩典,不再受環境影響,單單為你而活,奉耶穌得勝的名禱告,阿們!
2025年8月28日
使徒行傳22章17-21節
「後來,我回到耶路撒冷,在殿裡禱告的時候,魂遊象外,看見主向我說:『你趕緊地離開耶路撒冷,不可遲延;因你為我作的見證,這裡的人必不領受。』我就說:『主啊,他們知道我從前把信你的人收在監裡,又在各會堂裡鞭打他們。並且你的見證人司提反被害流血的時候,我也站在旁邊歡喜;又看守害死他之人的衣裳。』主向我說:『你去吧!我要差你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裡去。』」
思想:
保羅悔改信主之後,主就對他說:你去吧!我要差你….你今天有沒有聽見神對你的呼召呢?
這段是保羅信主經歷中的第三段,是這次記述中特有的。保羅回到耶路撒冷,就進入聖殿禱告。保羅禱告之中又見異象,耶穌再向他顯現,吩咐他離開耶路撒冷,以保安全,因為人們不接受他為耶穌作見證。這次吩咐的歷史背景,可以參考第九章29節,這裡是要表示歷史在重演。主曾經命令使徒們不要離開耶路撒冷,而這時候卻命令保羅趕緊的離開耶路撒冷,因為主要差保羅「遠遠地往外邦人那裡去」。
如果參考保羅所寫的加拉太書,就會知道他悔改信主之後,第一件事就是在大馬色傳福音,然後到阿拉伯去,再回到大馬色。這樣經過三年後,才回到耶路撒冷去。那時猶太人發現,這個原本積極迫害基督徒的「掃羅」,突然變成了積極傳耶穌基督信息的人,在他們的眼中這是叛變的行為,因此想要迫殺他。
無論如何,保羅現在的見證中,真正出問題的就是這段話,在前面的見證詞應該都不致引發問題。但是耶路撒冷的人不接受福音,特別是提起司提反的事件,必然引起他們的舊恨記憶。保羅一直沒有為自己是否帶外邦人特羅非摩進入聖殿辯白,而是一直在宣傳耶穌基督就是猶太人所期盼、等待的彌賽亞,因此,當提到司提反事件時,他們就受不了了,尤其是上帝要保羅「到外邦人那裡去」這句話,對他們而言,簡直就是污辱猶太民族的尊嚴,因為在他們看來,猶太人乃是上帝特別揀選的族群,可是長久以來卻又被他們所輕視的外族人所統治,矛盾一直在他們內心深處絞得緊緊的,而使徒保羅既是受過嚴謹法利賽派教育的人,怎能到外邦人那裡去傳上帝拯救的信息,這是絕對不可以的事!
保羅不替自己受到的控訴「污辱了神聖的地方」作辯護,向猶太人傳耶穌基督乃是他一生的職志,猶太人並不想聽他說這些,他們想知道的乃是他為甚麼要帶外邦人進入聖殿。因此,眾人聽他長時間傳講自己歸信耶穌基督的經過,當然會忍不住打斷他的話。
保羅離開耶路撒冷,按表面看乃是環境的緣故,因為猶太人的逼迫,實際上卻是因受了主的差派;我們信徒何去何行,應當留心仰望主的旨意。基督徒到何處傳道作工的負擔,往往不是出於自己的選擇,而是受主的差遣。當主要我們去從事一項所從未想要過的新事奉,我們是否能順服下來,毫無掙扎的接受主的差遣呢?
同心禱告
親愛的主,感謝你改變了我的生命!本來我是一無是處的人,你竟然願意揀選我、抬舉我,並差遣我。願我能謙卑順服你的指引,接受你的吩咐遵行你的旨意。奉耶穌的名禱告,阿們!
2025年8月26日
使徒行傳22章12-16節
那裡有一個人,名叫亞拿尼亞,按著律法是虔誠人,為一切住在那裡的猶太人所稱讚。他來見我,站在旁邊,對我說:『兄弟掃羅,你可以看見。』我當時往上一看,就看見了他。他又說:『我們祖宗的神揀選了你,叫你明白他的旨意,又得見那義者,聽他口中所出的聲音。因為你要將所看見的,所聽見的,對著萬人為他作見證。現在你為甚麼耽延呢?起來,求告他的名受洗,洗去你的罪。』」
思想:
這位亞拿尼亞對保羅的屬靈生命有甚麼幫助呢?在你身邊有沒有亞拿尼亞?你願不願意作別人的亞拿尼亞呢?
保羅是在神面前謙卑的人。神在大馬色路上教導他謙卑的功課,從人的角度來講,保羅算是個大使徒;他何嘗不想在禱告時,神就垂聽,尋求時,神就向他說話?他在大馬色路上被光照時,問了兩個問題:第一個是「主啊!你是誰?」第二個是「主啊!我當作甚麼?」主回答了第一個問題,對於保羅的第二個問題,主只說:「你到大馬色,自然有人告訴你。」神差遣亞拿尼亞,一個藉藉無名的小信徒,將祂在保羅身上的心意向他顯明。相信這對保羅來講是個謙卑的功課,因為神透過其他弟兄姊妹,向他顯明自己的心意。
保羅強調亞拿尼亞按律法是個虔誠人。亞拿尼亞也是順從主的人,他聽見主要他去找保羅,按手在保羅身上,恢復保羅的視力,讓他的心可以回轉,這對亞拿尼亞來說,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。亞拿尼亞膽怯恐懼,但他卻仍順從神的心意找到保羅,為他禱告。從亞拿尼亞身上,我們看見了順服的榜樣。保羅視力得以恢復,印證亞拿尼亞對他說的話,確實是從主來的。
亞拿尼亞對保羅:「我們祖宗的神揀選了你,叫你明白他的旨意,又得見那義者,聽他口中所出的聲音。因為你要將所看見的,所聽見的,對著萬人為他作見證。」這啟示的目的,是要保羅作見證人,將所見所聽的向人傳述,萬人指猶太人及外邦人。因此,保羅這時受審,不只是被控污穢聖殿,破壞猶太教,更重要的是作耶穌的見證人。其實這也是我們基督徒生活的要求。包括:(一)知道上帝的旨意。基督徒的首要目標就是要知道上帝的旨意,並且遵行。(二)親近主。與主建立親密的關係,聆聽祂的話,經歴主的同在。(三)見証並傳揚上帝的救恩。信仰生活就是發現神對自己的「旨意」,並且順服的過程。因此所有信徒應當發掘神賜予的恩賜,並盡可能發揮作為教會肢體的功用。神通過聖經啟示並保存自己永恆的旨意,作為信仰生活的指南針,聖經的話語比任何人的話語更加確實有力。要成為成熟的基督徒,必須常常默想神的話語,傾聽神的聲音。
亞拿尼亞這句話「現在你為甚麼耽延呢?」聽起來好像帶點責備,其實,這句原文可能只是說:「你打算怎樣呢?」保羅要「起來」,就是立刻採取行動,接受洗禮。洗禮表示「求告祂的名,相信耶穌」,又象徵罪得赦免。受洗是人的內心因救恩而更新的外在表徵,但外面洗禮的表徵並不能代替叫人得救的恩典。罪不能因洗禮而「洗」去,乃是因求告主名。
同心禱告
主,感謝你,總在我們身旁安排了許多亞拿尼亞,讓我們懂得在教會裡彼此配搭扶持,求你給我們順服的靈,遵行你的旨意。奉耶穌得勝的名祈求,阿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