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讓我們看看使徒保羅如何面對『死蔭的幽谷』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四章7-9節説到:「我們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,心裏作難,卻不致失望,遭逼迫,卻不被丟棄,打倒了,卻不致死亡。」但他之前先說:「我們有這『寶貝』放在『瓦器』裏,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,不是出於我們。」 當我們面對『死蔭的幽谷』的時候,首先要知道,我們自己不是過是個『瓦器』,既不值錢,又容易破碎。但我們為什麼能夠面對困境呢?因為有『寶貝』在我裏頭,這『寶貝』是誰呢?就是主耶穌基督!感謝主!憑著我們自己,一定沒辦法走過『死蔭的幽谷』,但是那戰勝死亡、已經復活升天的耶穌基督,祂活在我裡面。祂是我親愛主!寶貝主!祂在我裡面「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,是出於上帝,不是出於我們。」基督的生命與大能在我裡面,祂對我恩上加恩,力上加力。 然後,保羅進一步的説到自己的處境,第8節「我們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」,這一節經文幾個翻譯版本:「我們遭遇各樣的困難,卻沒有被壓碎,」「我們四面受逼,卻沒有被困住,」「我們在各方面受了磨難,卻沒有被困住,」所以『四面受敵』有:各樣的困難、磨難,及四面受到壓逼的含意。弟兄姊妹,除非我們有過「四面受壓逼」的經歷,否則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「不被困住」。因為有『寶貝主』耶穌基督在我們裡面,所以,當我們四面受到壓逼時,我們可以不被困住!因為有『寶貝主』在我們裡面,所以,當我們在面對任何環境時,我們不會懼怕,也不會輕易動搖,我們不會憂慮、也不會手足無措。我們知道,在我們裡面有『寶貝主』耶穌基督,不論環境有多麼艱難,我們也不被困住!保羅接着說:「心裏作難,卻不致失望,」不同的翻譯版本如下:「常有疑慮,卻未嘗絕望,」「計謀絕了,卻沒有絕望,」「絕了路,卻沒有絕望,」「出路絕了,卻非絕無出路」,綜合歸納起來的意思就是:我們不是沒有出路,我們的問題是不知道這條路,應該怎麼走下去。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呢? 在面對一件該做的事、該講的話、該下的抉擇。但你可能會因此而付出代價,損失、犧牲。這個時候,我們就會心裡作難了,不知如何是好?正如莎士比亞在「哈姆雷特」劇中的名句:「To be or not be,that is a question.」什麼叫做「心裡作難」?就是明明知道這件事是好的,卻不知道該怎麼辦!保羅面對加拉太的基督徒時,就遇到這種景況,加拉太書4章20節,他說:「我巴不得現今在你們那裏,改換口氣,因我為你們心裏作難。」保羅的意思就是:加拉太的基督徒啊!我不知道拿你們該怎麼辦? 我們怎麼經過『死蔭的幽谷』呢?一方面我們會感覺四面受壓逼,除了抬頭的「一線天」之外,四面好像都是無路可走,可是我們卻不被困住;另一方面我們心裡有些作難,可是又絕非沒有出路,或者說,我們不至失望。 在我們的人生之中,常常會遇到『死蔭的幽谷』,有時候我們患病了,不斷的受病魔四面壓逼。漸漸我們失去了信心,就是會不斷自問:我到底會不會康復呢?有時我們經濟拮据,被債務壓逼,我們會自問:我還有機會翻身嗎?有時我們遇上感情問題,原本親愛的人,竟然無情冷酷地彼此壓逼,這個時候會自問:我們還能破鏡重圓嗎? 好,我們回到眼前的現實。疫情越擴越大,連專家都無奈的表示:因為看不到拐點,所以能拖就拖吧!學校停課,社交停頓,各國封關。跟下來是,百業蕭條,經濟衰退。當我們面對著『死蔭幽谷』時,能夠像保羅一樣的説:「我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,心裏作難,卻不致失望,」嗎? 到底使徒保羅「得戰勝的秘訣」在那裏?保羅從一開始就告訴我們說:「我們有這『寶貝』放在『瓦器』裏,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上帝,不是出於我們。」切記!切記!切記!因這『寶貝』就是的主耶穌,祂在你裏面。但是如何才能得到主耶穌的能力呢?必須!必須!必須!你每天必須和主約會,唯有親密的天天約會,你和祂的心才能相繫,祂的能力才能傳給你。與主耶穌約會,就是守住每日的靈修。藉著祂和你説話:讀經(聖經是神的話語)。藉著你和祂傾訴:禱告(禱告會得著能力)。藉著向祂表情意:唱詩(歌詩是心靈共鳴)!和主耶穌天天約會,日久生情,靈犀相通。慢慢的,聖靈會充滿在你裏面,使你會靈力充沛。漸漸的,你對目前『死蔭的幽谷』的處境,會有了希伯來書11章1節所說的「信」:「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,是未見之事的確據。」你心中對前路有了「實底」!你靈裏對前景有了「確據」!這個時候,你會充滿喜樂,高聲讚美天父上帝:我雖然四面受壓逼,卻沒有被困住,我的出路好像絕了,卻非絕無出路,最後,你能和保羅一樣說:「我四面受敵,卻不被困住,心裏作難,卻不致失望。」